7月11日是入伏頭一天,也是長春中醫藥大學隸屬第三醫院第二屆「治未病」三伏攝生節的舉辦日。

活動當天,醫院二樓大廳熱鬧非凡、人頭攢動,有持續穩固效果的「老粉絲」,也有因傳統特征冬病夏治療法慕名而來的「新朋友」。

為了讓大家有更好的體會,來自該院10余位專家在現場為市民評脈問診、答疑解惑、傳達中醫未病先防的理念,6個體會區、9個體會項目也是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。
「經過義診、體質辨識、藥膳、耳穴埋豆等多項內容,讓參加者用中醫藥調度保養身心健康,真實體現中醫文明傳承的功用,今年我們又增加了一些我國傳統文明與中醫藥文明相融合的體會,比如中草藥插花、中草藥糖人製造等等,讓大家在取得健康的同時,感受我國傳統文明的魅力。」 長春中醫藥大學隸屬第三醫院副院長朱國琪介紹。
記者看到,醫院現場還預備了膏方體會、藥膳品味等體會活動。靈芝陳皮鴨、當歸雞等藥膳,不僅是讓人垂涎的美食,更是保養身體的補品。
來自長春凈月高新區福祉街道中信社區的潘大爺說:「我平時也自學中醫常識,在家進行身體保養。此次與醫院專家交流之後,學習到了更為專業、體系的攝生常識,以後保養身體更精準。」
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。長春中醫藥大學隸屬第三臨床醫院副院長、治未病中心主任黎明全教授介紹,三伏天屬於自然界中陽氣最旺之時,是一年之中調度機體的黃金期,利用好這40天,身體會越來越健康。三伏攝生方法包含三伏貼,三伏灸,三伏針,內服中藥,膏方,浴足等,經過系列特征中醫幹預手段可以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,改善體質,提高正氣,防備疾病以及使一些宿疾得以康復。
據統計,該院第二屆「治未病」三伏攝生節活動,義診、品味膏方、克己藥膳、茶飲等參加人數近2000人次、免費中醫體質辨識近100人次、發放宣揚資料千余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