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如網友所言,「幹掉你的紛歧定是同行」,這兩天,鄭州最火的餐飲店,竟然是鄭州的中醫館!

一到飯點,一幫不知從哪冒出來的大姑娘小夥子,就兩眼放光地來中醫館食堂排隊了。搞得來治療的患者都納悶:這些人為什麽要和咱們搶飯?

其實,鄭州中醫館食堂的爆火,僅僅網絡上蝴蝶效應的一環。近來,有網友曬出自己在浙江省中醫院僅花1.34元就配得一帖酸梅湯的經歷,登上微博熱搜,引得網友紛繁效仿。這一舉動,直接讓中醫院、中藥房打敗奶茶店,成為年青人購買飲品的新陣地!
忽然火了的酸梅湯,為何抓獲了年青人的心?中醫攝生理念真的要在年青人中普及了嗎?
年青人和中藥茶飲的「密切觸摸」
面臨中藥房版酸梅湯熱度力壓刷爆朋友圈的醬香拿鐵的現狀,鄭州餐飲投資人老蔡哭笑不得。兩個月前,他在鄭州市建文新世界商廈經營的酸梅湯店剛剛撤店:「我離踩中『風口』,只差了兩個月!」
掀起這波「風口」的,是網友共享的中藥房版酸梅湯配方:只用烏梅、山楂、洛神花、甘草等幾味常見中藥材,按照相應的份額煮製30分鐘,就能得到一鍋酸甜爽口的酸梅湯。
其低廉的價格和簡略的操作流程,招引了不少網友到當地中醫院或者中藥房自行抓藥。「買到了!30多塊錢感覺能夠喝一個月」「藥房大夫好像很有經歷了,一問烏梅,就知道我要買酸梅湯」「中藥竟然能這麽『好喝』,真是奇特啊」……中藥房版酸梅湯的爆火,更是讓「原產地」——浙江省中醫院猝不及防。其微信公眾號發文稱,因下單量暴增,目前酸梅湯處於斷貨狀況,醫院正在緊迫補貨中。而此前該醫院因為互聯網訂單暴增,服務器被「擠爆」,工程師不得不連夜搶修。
對於這種「盛況」,老蔡以為,這標誌著新生代主力消費群體,終於和古樸的中藥茶飲,來了個「密切觸摸」。
幾年前,老蔡將創業選品方向,定為了健康攝生的中藥酸梅湯。隨後,通過綿長的研發,他用20多味中藥材,熬製出了頗受好評的酸梅湯,並於今年上半年落地開店。
盡管口碑頗佳,但市場表現卻並沒有達到預期。「除了經營、選址有些問題外,市場培養期裏,主力消費人群對中藥現熬酸梅湯接受緩慢,」老蔡以為:「如今『1元酸梅湯』的走紅,讓中藥茶飲有了論題、言論的加持,在慢慢篩選客群後,會迎來一個真實的風口!」
中藥茶飲真能打敗奶茶店?
面臨中藥房版酸梅湯的走紅,網友們紛繁感慨:「打敗奶茶店的是中醫院。」對此,「實踐出真知」的老蔡卻以為,中藥茶飲較低廉的價格,以及傳遞的健康攝生的理念,是招引當下年青顧客的主要賣點,但在價格與攝生面前,口感和新鮮感仍是年青顧客的首要尋求。
的確,在紮堆購買酸梅湯藥材後,不少網友又紮堆在網上宣布「避雷正告」。網友「團諾諾」表明,「酸梅湯求過於供,很多藥房都拒絕供給代煎服務,自己在家熬又『貨不對版』,酸一鍋、苦一鍋的,只能硬著頭皮喝!」
此外,還有網友表明,自己遭遇了「酸梅湯刺客」:「網上的酸梅湯配方只需幾塊錢,但為什麽我在中藥鋪買的這麽貴?開了五副將近300多塊錢,均勻60多塊錢一副,感覺被『背刺』了!」
「中藥館打敗奶茶店,僅僅網友的一種戲弄罷了,就滋味而言,中藥是不可能打敗奶茶的,僅僅愈加健康而已。」對於網友的留言,老蔡表明,網上中藥房版酸梅湯配方與熬製看似簡略,但實操起來仍是很需求經歷的,「藥材熬製的順序、時長,用的鍋具,火候巨細,都對終究製品的口感有影響。像網上教程這樣一股腦的熬製,很多食材,比如烏梅,滋味無法完全釋放出來。另外薄荷、桂花不應該參與熬製,僅僅最後放提個味。」
「而網友買到『酸梅湯刺客』也不奇怪,藥材質量、產地不同,價格差異也極大。」老蔡介紹說,單是酸梅湯配方裏的陳皮,一年的和五年的差價就有幾十倍,「年青人很難真實了解藥材屬性,也不具備熬煮工藝,中藥茶飲與年青人之間,還有很長一段磨合期。」
「藥食同補」需依據本身狀況進行實際上,在中藥房版酸梅湯爆火前,到中醫院買中藥茶飲已在年青人中心成為盛行。除酸梅湯外,各地中醫院、中藥房還推出了品種繁多的中藥茶飲,例如同仁堂的酸梅湯、和胃調脾茶、減體茶等。
而就這這股浪潮,鄭州的年青人又發現了新的「瑰寶食堂」——鄭州某中醫館的食堂。在鄰近上班的白領朱文斌表明,現已連續兩天中午來就餐時「撲空」了:「到了就開端排長隊,排到跟兒發現飯基本賣完了,只好報復性地抓了十副酸梅湯的方劑。」
「萬萬沒想到會來這麽多顧客,根本來不及做!」該中醫館企劃部主任楊瑞芳表明,中醫館供給的餐食重食材、輕調味,沒有味精雞精,都是食物本身的滋味,沒想到意外火了,「咱們想讓大家吃得健康,傳遞的理念就是推行中醫發起的健康生活方式!」
盡管年青人湧入中醫館,釋放了主動擁抱健康攝生生活的積極信號,但河南中醫藥大學特聘專家、春和堂中醫診所負責人尚飛卻有些擔心,他叮嚀道:每個人身體狀況都不相同,在尋求保健攝生的同時,大家仍是需求依據本身狀況,在對所服用的中藥材盡可能了解的基礎上,再去「藥食同補」。
「以社交平臺上盛行的酸梅湯配方為例,除了生津止渴外,陳皮能夠消食導滯,玫瑰花能夠疏肝解郁,而烏梅和山楂都有較好的抗過敏成效,普通人服用明顯對身體十分有益。」尚飛表明,將中藥茶飲當作飲料來喝,同樣也有許多忌諱,「比如烏梅和山楂為酸性,假如胃酸多、有胃潰瘍的人群飲用,會加劇反酸燒心的癥狀;酸梅湯糖分較大,糖尿病人不能喝;而洛神花有活血化瘀的成效,這樣孕婦就不宜飲用。」
尚飛還提示,中醫藥補註重季節性,立秋往後氣候漸涼,此時飲用酸梅湯就不太適宜,「秋季天幹物燥,更適合喝潤肺茶、蓮子百合、銀耳粥等中藥飲品,來解秋燥、保經絡。」